刮鳞

作者:丁凤梧 来源:《意林12+》

  你别以为刮鳞就是刮鱼鳞。过去,穷人家迫于生计,从自家盖小瓦的屋顶,在一垄一垄的屋瓦中抽一些瓦下来卖钱,也叫“刮鳞”。这时候,屋主人的心,就像被刮鳞的鱼一样疼。

  我小时候就有过这么一回。那是1955年,我考取了初中。快到报名的日子了,父亲还不给我钱,我就问父亲,父亲说,等“刮鳞”卖了钱给我去报名。我没听懂,心想,刮鱼鳞能卖多少钱?我还问父亲刮什么鱼的鳞,父亲没好气地说:“小孩子别多问,到日子自然给你钱!”说完一甩手出了门。

  我告诉奶奶,奶奶说:“‘刮鳞’就是上房揭瓦卖钱给你上学,他自然心里不痛快。”“那屋顶不会漏吗?”“不会的,屋上瓦厚着呢,‘刮鳞’只是在每垄瓦中间抽几片。”果然,过了一天,就来了一个泥瓦匠上房“刮鳞”了。又过了一天,就有人把那堆屋上“刮”下来的“鳞”买走了,一共卖了三十元多一点。我盘算着,如果全给我这个寄宿生报名,还能多一点零花钱。

  我被百里之外江南城里的中学录取,第一次一个人出这么远的门。上学那天,父亲从口袋里掏啊数啊,给了我三元钱,低声对我说:“你到江南学校就会有人给你送钱。这钱是给你的路费和零花钱,省着花。”

  我心里一凉,犹如一盆冷水泼了一身。不过,父亲从不说过头话,从不做过头事。既然他言之凿凿,到江南学校里就一定会有人给我送钱。我到江南学校里,两眼一抹黑,没一个认识人。人家都排队交费注册,拿就餐卡,就我一个人手足无措。眼看就要开晚饭了,我只好去找班主任,她领着我跟总务主任打了个招呼,我一分钱没交,就全有了。

  我跟班主任说几天后就会有钱,可半个月都过去了,就是没有人来送钱。我赶紧写信回去说,没人给我送钱,连剃头的两毛钱都没有了,寄信的邮票都是我从集邮册里找的新邮票。父亲回信不提给我寄钱的事,却说我把“剃”写成了“替”,是个错别字,叫我再等等。

  国庆节恰逢中秋,晚上学校聚餐,听说一桌有一只鸭子呢。可我吃过午饭后,就和几个想家的靖江同学一起往家赶。过江是靖江同学垫的过渡费。过了靖江城就剩我一个人,天渐渐黑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腿肚子直打战。就在路边山芋地里抠了两块山芋茎,一边抠一边嘟哝:这家的好奶奶,我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要两块小山芋。月光下,就着河水洗洗,算是充饥。半夜才走到家,把家里人都吓着了。

  父亲还是没有给我学费。只叫我先到哪里,再到哪里,然后找谁谁谁,她就会给我钱。这一回,我终于拿到了钱。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现在总算是读懂了父亲。他是想让我打小就经摔打多磨炼,让我尝尝人世间的艰辛。

上一篇:僧侣与猫     下一篇: 庄子,你还在外星球挨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