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景物描写”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12+》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老舍《二马》

  点评:“忽晴忽落”四个字,就把春雨的特色概括无遗。清凉的空气、淡淡的人影、摇曳的桃花,共同构成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丽画卷。

  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左右楼台并馆舍,盘空常见罩云霓。

  ——吴承恩《西游记》

  点评:这一段出自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正是对蟠桃园中蟠桃的描写。一句“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是不是已经让你看到了硕大肥美的仙桃,感到垂涎欲滴了?

  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丫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罗贯中《三国演义》

  点评:《三国演义》是一部主要描写三国时期谋略以及战争的小说,因此环境描写十分重要,因为战场的环境极有可能就决定了接下来的战争走向。这一段环境描写,让人觉得压迫感扑面而来,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澄澄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点评:《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其中的环境描写最为受人赞誉,这一段描写细节丰富,用语精准,让人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了太阳的灼热。有人评价这段描写是“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刘白羽《芳草集》

  点评:描绘景物更重要的在于代入看风景之人的心情。和白天不同,夜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素美、淡雅、宁静。这段文字从月光、树叶、廊柱、大海等多个层面进行描写,很好地体现出了夜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