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 金

作者:马未都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镀金本是一种工艺,中国古代叫镏金,春秋时期开始出现,至战国时期风行。金的物理性极好,与水银合成金汞漆,涂在铜的表面,加热使汞蒸发,金就依附铜的表面,灿烂炫目。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就是汉代最著名的镏金艺术品。

  中国人自古就对黄金感兴趣,以金为伍多为自豪之事。所以镏金发明之后深受朝野喜爱,代代相传,因为它既有金子散发光泽时的虚荣,又节省黄金昂贵的成本;佛教传入中国后,再塑金身成了佛教徒最虔诚的发愿,自隋唐历宋元至明清,历朝历代为佛镏金乃最普遍的佛门现象,久而久之,让中国人对镏金也多了一份膜拜。

  可惜镀金(镏金)一词作为文学词语多多少少带点儿贬义。中国人对表里不一的东西多嗤之以鼻。唐诗人李绅曾作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诗句浅白些,但说出了真谛。

  过去国人爱留洋镀金,今天又爱去大学到什么EMBA班镀金,连歌都不爱在国内好好唱,扎堆似的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名副其实地“镀金”,导致文化部出面干涉,发文以后不许去花钱镀金。这下子估计准备去还没来得及动身的人会捶胸顿足,后悔没早早动身。最早去演唱过的艺术家也被后来蜂拥而至的小孩合唱团、大妈合唱队搞烦了,有一种说不出道不出的腻味。

  最拥护文化部这一举措的人肯定是维也纳的华人餐厅,那些老板厨师厨娘一开始还看个新鲜,谁知天天有人来此镀金,后来一听说金色大厅又来送票了,吓得都躲了起来,连饭都做不好,还耽误了生意。中国人碍于面子,家乡人热情洋溢地来送票,不去又不好,去了更不好,幸亏有组织,一刀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