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行于家——女诗人朱晓晖照料瘫痪父亲十数载

作者:邵丹 付巍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孝 承受 回报 言传身教

  朱晓晖从小热爱文学,16岁开始发表诗歌,师范毕业之后回到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成了一名报社特约通讯员。然而2003年春天,朱晓晖的父亲朱天然突然患上弥漫性脑梗,医院也回天乏术。朱晓晖无法想象失去父亲的痛苦,不管怎样要让父亲活着,成为女儿最大的心愿。

  为了能让父亲活着,朱晓晖卖掉了房子蜗居在朋友的车库中。这个十八平方米的屋子是卧室、是厨房,也是卫生间。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给父亲擦洗端屎端尿,在朱晓晖的精心护理下父亲卧床13年没有长褥疮,但是42岁的朱晓晖头发已白了一半。

  为了父亲,朱晓晖放下自己的所有甘愿承受清贫,甚至放下面子,傍晚去菜市场捡菜以维持生活。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朱晓晖坚持着,父亲也坚强地挺过了一关又一关,在这种苦难的磨砺中,使原只会写写诗歌的朱晓晖学会了担当。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金她全花在父亲身上,朱晓晖的衣服鞋子都是邻居、同学们送的。

  2014年朱晓晖得知绥芬河市华夏孔子学堂开展公益活动,便抽出时间主动去做义工。后来学校了解到朱晓晖的不容易,决定聘用她为专职教师。现在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每周都会来看望朱晓晖和她的父亲,带来他们的问候,对孩子们来说,这里是一间最好的课堂。

  【素材分析】从怀揣文学梦的诗歌女孩,到头发白了一半的孝顺女儿,十几年来朱晓晖对父亲不抛弃、不放弃,承受贫困,放下面子,一肩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为养家还要去做义工。朱晓晖不仅是孝女,更懂得回报,她的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