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是我们对青春的盲目美化

作者:侯虹斌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青春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反思

  一个最不像诗人的诗人去世,引起漫天纷纷扬扬的唏嘘。直白地说,这是一种自我感动和自我感伤,并且因为这是一种集体的行为,便被升华到了崇高的地步;谁胆敢不感伤,倒是古怪的、矫情的。

  对待汪国真,最常见的论调就是:虽然他的诗有点俗,但毕竟是正能量,影响过一代人。可见,名义是纪念汪国真,实则在缅怀自己的青春期;也正是因为这个“自我”太重要,所以,与这个“自我”相关的人与物,都被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充满了美感。

  不得不说,这只是你们的青春,不是我的。我从来没有喜欢过汪国真:即便是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审美和尊严啊。——那时,我疯狂热爱的,有三毛、琼瑶、亦舒,以及金庸、梁羽生等,唯独不包括汪国真。

  如果从中国当代诗歌的谱系上来说,汪国真们显然不在这个坐标当中;在诗歌史上,它也是旁逸斜出的一枝,它更应该是被挂在大众流行文化中的生态树上,供人们研究它的发育形态。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当代诗歌就已有舒婷、顾城、北岛、西川、食指等人物了,他们早就用诗歌收割了无数文学青年的芳心;诗歌,甚至成了年轻人当中的通行证。现在想来真搞不明白,当年领一代风骚的“朦胧诗”这个桂冠到底是怎么得来的?舒婷北岛们的诗,已经够直白、够浅显了呀,凭什么还称之为“朦胧”呢?

  1989年3月,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海子卧轨自杀;紧接着,骆一禾也去世。这对诗坛显然是重创。同时,中国的社会形势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们普遍失声。不过,不能小看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一群人失声了,那一群人就顶上来了,汪国真、席慕蓉、三毛等人,都是那时大红大紫的。

  比较之后才明白,原来,朦胧诗尚有一点门槛,还需要消耗一点脑细脑去理解和想象;而汪国真们的断句分行体,恨不能把格言嚼碎了喂到你的口中。所谓的励志、正能量,无非就是反智,这种文体,虏获了多少少年与年轻人啊。一时之间,在宣传媒体的鼓噪下,汪国真成为“诗坛王子”。他曾有一本诗集印数超过60万(盗版可能数倍于此);同时有30多家出版社约组出版;第一本诗集的全部作品均被谱曲;他作词的歌曲磁带《青春时节》金榜排名列大陆第一;30多所高等院校邀请汪国真作专题演讲……

  事实上,任何时代受众基础最大的一定是最浅薄的作品。在商业文化和“娱乐至死”的风气迅速开始丰盛之后,汪国真也被大众遗弃了。可直至多年后,他仍然对自己一度凌驾于整个诗歌界之上得意非凡。总结下来,就是汪国真是在诗歌与文学的真空期内,用诗歌真诚地向时代撒娇、向社会献媚;那种诚恳,因为智力和技巧不足,令人无法直视。他的诗歌是空降到那个时代的一头怪兽,与背景不搭,也没有更深瓜葛。你甚至无法批判他走红与权力的清场有关,因为看得出来,这已经超越他本人能理解的范畴了。

  那汪国真真的在中国诗坛中没有价值吗?并非如此。汪国真曾经以一人之力,大大地拉低了诗歌的门槛,令诗歌以一种庸俗、油滑的姿态被铭刻下来,它们令人们对文字不再敬畏,令诗歌这个行当蒙羞。

  如果今天,我们能减少一点对青春的盲目美化,多一点反思,让以后不再出现那么多的南郭先生,这也算是汪国真对文化的一点促进了。

  【素材分析】诗人逝去,争议仍然存在。无论如何,这都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诗歌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对于诗歌,还是对于读者,都是好事。汪国真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对他的所有期待都是灵魂需要慰藉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