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作者:王法争 来源:《意林》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在《水浒传》里,这位大名鼎鼎的王婆卖的并不是瓜,而是茶——在阳谷县紫石街上开了一间王婆茶坊,具体位置就在武大郎家隔壁。

  武家兄弟本来与“破落户财主”出身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素无瓜葛,正是贪取钱财的王婆在其中做局,惹出了后面的一系列精彩故事。

  南宋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当时茶坊的描述是: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王婆的生意似乎不是如此,听听她对西门庆的介绍:“老身不瞒大官人说,我家卖茶,叫作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

  王婆的言语之间固然不免有些夸张,我们依然可以依稀得出结论,王婆茶坊的主业至少在三年前就开始悄然转型,收入和利润来源不再是靠卖茶水,而是从事杂趁。所谓杂趁,指的是正业之外的买卖。王婆茶坊的杂趁是什么呢?用王婆的原话说是“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翻译成现在语言就是从事婚姻介绍、胭脂贩卖、买卖经纪等。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锁眼现象”,其含义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就会对这种制度产生某种依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制度自我强化的现象。

  仅从短期收益来看,王婆茶坊迅速在转型后形成了路径依赖,已经不再考虑主业,而是在副业也就是杂趁方面越做越精,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专靠一些杂趁养口”。

  在潘金莲失手将支撑窗户的叉竿砸到西门庆的第二天一早,“锁眼现象”发挥了作用,看透西门庆心思的王婆决定在“杂趁”业务上干一大单,“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叫他舔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

  西门庆果然应约,他“去身边摸出一两来银子递与王婆”,说道:“干娘,权收了做茶钱。”此刻,西门庆已经在王婆店里至少喝了三次茶,第一次是梅汤,第二次是和合汤,前两次都是赊账,这一两多银子是在“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后付的,婆子却笑道:“何消得许多?”可见,这一两银子其实价值不菲。

  这一单生意的第二笔收入是,西门庆派人送给王婆的“绫绣绢缎并十两清水好银还有五两碎银”。第三笔收入是,西门庆给王婆“一发撒在你处”的五两碎银子。在撮合成了西门庆与潘金莲之后,西门庆说:“我到家便取一锭银送来与你。”一锭银指一大块整银,是与碎银相对而言,重量在几两到几十两不等。考虑到西门庆此前在此事上出手阔绰,一锭银至少也得有20两。

  资料显示,在北宋中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人民币,仅此一笔生意,“贪贿说风情”就获得了30余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万多元,其成本仅仅是几杯茶水,投资回报率不可谓不高。

上一篇:地铁客的风格     下一篇: 17世纪不炒股,炒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