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与停

作者:杨连娟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当陶渊明辞官归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他是走着还是已经停息?当《西游记》中的唐僧跋山涉水,取来的却是一本无字真经的时候,他是否真的能普度众生?当李白终于走进他梦寐以求的皇都时,他是否真实现了他的壮志宏图?

  我不是一个消极的厌世者,更不想阻止谁前行的脚步,但我还是要劝告那些低头匆匆走路的人,在前路迷茫的时候,找棵树倚靠一下,或是找片草坪躺一下——有时候盲目的行走如同倒退,而有时候停下来又是为了更快地行走。

  息于田园的陶渊明,构造了一片桃花源式的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让千年以后的文人墨客都从中得到启迪与安慰,让一代又一代跋涉于精神之路上的行人在其树下乘凉。与那些碌碌一生湮灭其名的官蠹相比,哪个走得更远呢?

  当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谭嗣同依然死死地抱住“君主立宪”的那块鸡肋始终不肯放手,惹恼了慈禧,激怒了那些老顽固们,最终落得个人死家破,理想也未实现一丝一毫!这些暂且不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君主立宪”能行得通吗?他,究竟让中国进步了多少呢?

  所以说,停,未必是真停;走,也许是瞎走。

  真正的智者必先确定方向,然后上路。走过千山行遍万水的玄奘与静坐一室形容枯槁的老僧,同样是辛苦的跋涉者,朝着他们心中那一道金色的佛光,生命不息,奔走不止。而那浑浑噩噩的沙弥,口中即使念了千遍佛号,心中也未必能迈出半步。

  若论走,恐怕谁都走不过《儒林外史》中那一群社鼠。为名为利,四处奔走,上蹿下跳,拆了东墙补西墙,辛苦经营。到头来,不过是小丑一帮闹剧一场。

  如果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再怎么奔波,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而且走得越快,错得越很。

  而钓鱼的庄子却对来请他做官的使者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拒绝了权势的媒聘,自甘停留于沼泽。这又是进还是退?他的人在野外滞留,而他的精神却在那万里高空,如同逍遥而游的大鹏,穿越尘埃,穿越时空,不停不息。

  其实没有谁的路不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不同的是,有人走得清醒,走得意义深远,有人走得麻木,走得浑浑噩噩。

  所以,正在路上疾步如飞的你,别忙着奔走,且停下来看一看,你的路有没有偏失了方向。

  (指导教师 吴田伟)

  点评:本文优点显而易见:一是文采斐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如流水般流畅轻快的文笔,再加上贴切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二是富含哲理。盲目的走不如理智的停,偶尔的停正是为了更快地走,二者之间的这种思辨与哲理,给人以深远的启迪与感慨,不能不令读者为之赞叹;三是用典奇妙。陶渊明等典故的运用,既展示出作者广博扎实的知识面,又使文章内容充实,其中的道理则深入浅出,让人拍案称奇。总之,无论语言还是内容,无论结构还是技巧,这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上一篇:从缺少描写到人物鲜活     下一篇: 致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