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全接触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众所周知,茅盾文学奖是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每位获奖者的奖金高达50万元。本届茅盾文学奖即第九届“茅奖”是“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届,共有252部作品参评,比上届增加74部;不少往届“茅奖”得主拿出了新作参评,如贾平凹的《古炉》和《老生》、刘醒龙的《蟠虺》、王安忆的《天香》等。2015年8月16日,本届茅奖在北京揭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和苏童的《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格非听说了自己得奖的消息,“有点不敢相信”;王蒙81岁首度获茅奖,“很不好意思”;苏童获奖不只是高兴,是太兴奋了……这5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它们都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一同去了解一下吧!

  一、格非《江南三部曲》

  1.作家简介

  格非,原名刘勇,生于1964年,江苏人,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现为清华大学教授。近两年他成了得奖专业户,此前凭借中篇小说《隐身衣》先后获得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这次因《江南三部曲》获得茅盾文学奖,并且以57票高居第一。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2.作品简介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酝酿构思,经十多年沉淀而就的系列长篇小说,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这组作品被认为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人面桃花》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山河入梦》讲述女主人公姚佩佩遭遇家庭变故从上海来到梅城,与梅城县县长谭功达的悲情故事,刻画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莫言认为它“是一部继承了《红楼梦》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谭功达就是现实的贾宝玉”;而《春尽江南》则展现了一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透视时代巨变面临的各种问题。

  3.精彩书摘

  现在的问题是,父亲下楼来了。

  这个疯子平时很少下楼。只是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一,母亲让宝琛将他背到楼下厅堂的太师椅上,接受全家的贺拜。秀米觉得他原本就是一个活僵尸。口眼歪斜,流涎不断,连咳嗽一声都要喘息半天。可是,今天,这个疯子,竟然腿脚麻利、神气活现地自己下楼来了,还拎着一只笨重的藤条箱。他站在海棠树下,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掏出手绢来擤鼻涕。难道说他的疯病一夜之间全好了不成?

  秀米看见他带着箱子,似乎要出远门的样子,无意间又瞥见手中衬裤上棕褐色的血痕,一时心慌意乱,便冲着前院大叫起来:宝琛,宝琛,歪头宝琛……她在叫家里的账房,可惜无人应答。地上的花瓣、尘灰,午后慵倦的太阳不理她;海棠、梨树、墙壁上的青苔,蝴蝶和蜜蜂,门外绿得发青的杨柳细丝、摇曳着树枝的穿堂风都不理她。

  “你叫唤什么?!不要叫。”父亲道。

  他缓缓转过身来,把那脏兮兮的手绢塞入袖内,眯缝着眼睛瞅着她,目光中含着些许责备。他的嗓音像被砂纸打磨过一样,低沉而喑哑。她还是第一次听见他和自己说话。由于终年不见阳光,他的脸像木炭一般焦黑,头发如飘动的玉米穗,泛出褐黄。

  “你要出门吗?”秀米见宝琛不在,只得稳了稳心,壮起胆子来问了他一句。

  “是啊。”父亲说。

  “要去哪里?”

  父亲嘿嘿笑了两声,抬头看了看天,半晌才道:“说实话,这会儿我也还不知道呢。”

  “你要去的地方远吗?”

  “很远。”他脸色灰灰地支吾了一声,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名著解读】悬念制造是先锋文学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该小说最明显的特点,“父亲下楼来了”“这个疯子平时很少下楼”等悬念一环接着一环,在叙事中缓缓解开,有的隐隐约约地泄露些蛛丝马迹,还有的则最终成谜,因此人们常说格非的小说以诗化的语言和迷离的情节著称。此外此作品中还有格非一贯的优雅和从容,他从一个女孩子的青春期写起,在与父亲简单的对话中展现出青春的灵动与懵懂。但在作品后面作者又将她的命运置于近代中国的厚重历史之中,巧妙地通过简单写出复杂,通过清晰描述混乱,通过写实达到寓言的高度,让人一旦读起就难以放下。

  二、王蒙《这边风景》

  1.作者简介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是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2.作品简介

  《这边风景》是王蒙“窖藏”四十年,在“文革”桎梏之下书写的70万字长篇作品。当时的王蒙被下放到新疆农村劳动,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分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3.精彩书摘

  这是一九六二年五月初,在一辆长途客运汽车上。汽车正沿着傍山依水的山间河谷公路盘旋而下。公路两旁都是山坡,山坡上矗立着无数四季常青的云杉,显示出一种庄严沉静的墨绿色。

  这是从乌鲁木齐出发以来的第三天,也是旅行的最后一天。……旅客们相互熟悉了,又都怀着一种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兴奋愉快的心情,你进入了绿洲,进入了房屋、店铺、人家、水、林木、牲畜与更多的声响。热烈的交流此起彼伏,笑声和话声交响在一起。现在,正在不无夸张地讲述伊犁的美妙的是一个蓄着美丽的黑胡须的中年维吾尔人,过了二台以后,他摘下了蓝华达呢制帽,换上了一顶用细毡子做的、略近船形的、镶着黑丝带子的讲究的帽子,他穿着一身漆黑的条绒衣裤,腰上系着一条黑绸子做的褡包,说起话来眉飞色舞。他的谈话对手和他并排坐在一起,是一个年龄稍大一点,鬓角有些花白,脸上总是带着一种谦逊的笑容的干部。那位黑胡须阿哥觉得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或许有些失礼,所以,他有时回转过身来,征求一下坐在他的后面的一个体格健壮,中等身材,在浓黑的眉毛、突出的眉骨下面长着一双深邃的,甚至相当秀气的大眼睛的年纪轻一些的维吾尔族男子的意见。他说上一段,便回头问道:“是这样吧?”得到的总是肯定的回答。于是,他放心满意地继续叙述下去。

  “为什么伊犁这么好呢?因为伊犁有丰富的水源。哈什河灌溉着三县一市的土地。特克斯河、巩乃斯河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三条河流汇成了汹涌澎湃的伊犁河,伊犁河既提供了哺养我们的土地和人们的乳汁,又是排除盐碱、疏浚洪水的天然通道。在伊犁,到处还有四季恒温恒量的泉水。我去过吐鲁番,噢,请吐鲁番人原谅我!我们浇麦地跑掉的水也不比他们大渠里的水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您看看伊犁树木的叶子是多么黑绿黑绿的!有人施肥吗?不,没有人施肥。真是个插上手杖也能够发芽长叶的地方!这可不是传说:在伊犁,许多供电工人就碰到过这样的麻烦,您扛来了电线杆子,您把木杆子入土的那一端注上了炽热的沥青,然后,您把它埋到了地里,过了两个月,一场雨后,我的天啊!它活了,伊犁的泥土,伊犁的空气,伊犁的水赋予它以生命,电线杆子伸出了枝条,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黑胡子阿哥说得得意起来,半闭上眼睛,哼哼起一支富有伊犁地方特色的,既开阔悠扬又萦回缠绕、难解难分的民歌。接着,未开口自己先笑起来:

  他叫了起来,用手指着车窗外的正在向后飞驰的一片一片的果树,随着车辆的下坡行驶,针叶树渐渐稀少了,现在山间两旁,是成片的野果林,正是开花的季节,枝头的花朵,像一块一块铺展开的雪白的丝绢,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不时袭入车内,令人清爽愉悦。

  那个鬓角花白的干部用力吸了口气,赞叹地说:“真多啊!这都是……”

  “这里就是著名的果子沟,汽车在野果林里要走一个多小时。到处都是野苹果,生吃不太好,但是可以熬果酱,可以酿酒。有时候,落满地面的野苹果堆积得很厚,它们自动地发酵了,变成酒和糖了,鸟儿们,獾、黄羊、麋鹿一直到刺猬,吃多了这些含酒含糖的果子,它们醉了,它们走在路上一溜歪斜,摇摇晃晃,哈哈哈哈。有一次这里来了一头阿尤,也就是哈熊(棕熊),吃多了醉苹果,它走在山沟里,弯腰、伸腿、挥掌、全身乱颤,呵,那是跳舞……哈熊跳起舞来,这是只有伊犁才看得见的节目……”

  【名著解读】这部书源于王蒙先生当年在伊宁市巴彦岱工作生活的经历,因此从这里的一字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蒙先生对于巴彦岱的喜爱。书中浓郁的生活气息,逼真的生活场景,细腻的细节描绘,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我们似乎置身其中,目睹一幅真实的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另外《这边风景》其实完成于1974年至1978年,后因种种原因未曾出版,被王蒙束之高阁,尘封了整整四十载。重拾旧稿,也让我们重拾了王蒙那段不可磨灭的生活记忆。

  三、李佩甫《生命册》

  1.作品简介

  李佩甫,1953年出生于河南,现任河南省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金屋》《城市白皮书》《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此次获奖的长篇小说《生命册》,是他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收官之作。谈及《生命册》的创作历程,李佩甫用“储备了50年,写了3年,花甲之年出版”来形容。

  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转变为“北漂”枪手、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以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我”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作品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到中原大地上五十年来生长着的苦难和血泪,这是展示,是审视,是推敲,也是追问。

  2.精彩书摘

  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

  最初,人们戏称她为虫嫂。也不仅仅是蔑视,这里边还有宽容和同情。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得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

  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唯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

  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糁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而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

  再说,没有多久,虫嫂就怀孕了。挺着个肚子,也编不成席了。所以,她每每走出来时,身上总挎着一个草筐子。她身子重,走路一挪一挪,走走歇歇,很艰难的样子(很久之后,人们才知道,那草筐是双底的。她身上还缝了很多兜,浑身上下到处都是口袋)。

  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

  等到了这一年的秋天,谷子、芝麻、豆下来了。打场时,虫嫂每天抱着吃奶的孩子到场里去晃一晃。接连几天,就被人盯上了。于是干部们在场边上拦住了她,在她的袖筒里、孩子的肚兜里,还有鞋窠舀里各倒出了半斤芝麻和黄豆!罪证终于查到了,就罚她在场里的石磙上站着,问她为啥偷芝麻。

  她说:孩子馋了。

  人们问她:你呢?你不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