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艺术,但我知道我喜欢什么

作者:云也退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朋友找了两首我喜欢的俄国诗人的诗,然后把诗中每个词的意思翻译给我,让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句意由我自己凭悟性揣摩。我狐疑道:这样能行?他答:没问题,你翻译得贴切,就是一首好译诗;翻译得跟原文有很大出入,那么这是你自己的诗。

  我真的照做了。译出来的作品,大家看了都说,不错,真像那么回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不过这个时代,最晚从1917年也已经开始了。那年,在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马塞尔·杜尚倒着放下一个陶瓷小便池。这件作品引起了无数人的激赏。他让自己名扬四海,但他也把艺术界的围墙给打破了。

  但权威的艺术史家一直在设法保护围墙。有一位叫阿瑟·丹托的美国人,写了很多很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书,他举了一个例子:毕加索暮年把领带画成蓝色,同时,一个对毕加索一无所知的孩子也把领带画成了蓝色,两个领带一模一样。毕加索画的领带的意义是,“他那细腻均匀的着色,暗示了毕加索反对20世纪50年代以纽约为中心的抽象表现主义画派所追求的粗犷挥洒的笔触和颜色滴淌的痕迹”,而那个小孩同样细腻均匀地着色,目的只是让爸爸看了觉得好。两个作品,哪个是艺术品呢?丹托很强硬地说:当然毕加索的才是,因为它有意义,有着与现代艺术史相关的意义。

  他的意思很明白,一样东西是不是艺术品,得让艺术界来裁决。我觉得早晨的鸟鸣声非常迷人,我把它录了下来,但必须由专业的作曲家来判断我做的这个是不是音乐。那些捍卫高雅艺术的人,其实一大半精力都花在捍卫自己的权威上了。

  不是不尊敬丹托,我是实在讨厌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如果不承认人人都是艺术家,那就只有坐看某些“艺术家”赚到富可敌国去了。2004年5月,一次索斯比拍卖会上拍出一幅1000万美元的毕加索早期作品,澳大利亚很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就宣称,西方的超级富豪根本就是在贬低艺术。没有什么画值这么多钱:1000万美元,一个非洲国家或一个加勒比海岛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还不到这个数呢!

  现代艺术都在搞轰动效应。达米恩·赫斯特把鲨鱼泡在甲醛里,就这么一下进账的钱,他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数个三天三夜还是数不完。没错,此公的想象力是很奇崛的,可是他已经是“艺术家”了,不论搞出什么花样来都有人买大单。

  “我不太懂艺术,但我知道我喜欢什么。”——这句不学无术者对艺术的嘲讽,看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所以谁都可以做艺术家,只要他做的东西让我喜欢。

  【素材运用】可以不懂艺术,但必须懂自己。只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会不跟风先锋艺术家无视规则的奇思妙想;只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会不迷信权威艺术史家守正循矩的藩篱;只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可以审视休斯的无奈愤怒,淡看赫斯的以名博金。相信,每个人都只喜欢自己喜欢的,艺术就会避免曲高和寡、高高在上,就会贴近生活,表现自然。

  【适用话题】现实与艺术;艺术商品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