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作家冯骥才新书《俗世奇人·贰》素材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十多年前的一本《俗世奇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让大家记住了泥人张、刷子李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民间能人。如今这部书已畅销130多万册,书中的很多故事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有的甚至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考试试题。2015年12月初,冯骥才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自己亏欠文学的时间太多。如今《俗世奇人·贰》再度横空出世,让书迷们十分期待。这部书是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俗世奇人·贰》,近距离感受一下那个年代天津卫的世事百态吧。

  各方评价

  @South: 初中的时候买了先生的《俗世奇人》,最近看到先生出了《俗世奇人·贰》,便毫不犹豫地下了单。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大,然而就是这寥寥几笔,却将一个个人物点染得鲜活了起来。这些俗世中的奇人,有的沉默寡言,有的靠油嘴滑舌为生,有的忠厚仁义,有的奸懒馋滑。同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既是俗世,又是乱世,而乱世,不只出英雄,平凡的人物,更有不凡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大团圆结局的故事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个人、一家店铺、一个时代的落幕。

  @oUPWEDpvindd:看到这本就又想到了语文课本里的泥人张。对老一辈的手艺人有种莫名的尊敬。通过他们看一门手艺。一直传承的手艺。

  @傅聪:《俗世奇人》这本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奇事。书里细致地刻画了每一个人物,为我们呈现了当时天津卫那块宝地的混乱,也显出了当时人们各自不同的能耐,也揭示了许多道理。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所见不到的,作者冯骥才将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的笔风有趣、耐读,充满了地地道道的天津味,使人读起来赏心悦目。

  作品简介

  《俗世奇人·贰》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它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里面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忠心为主却又生性倔强的黑头,聪明绝顶、神来之笔的神医王十二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另外,书中插图选用了清末民初一本记录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风俗的《醒俗画报》中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中的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作品特点

  特点1:很强的地域文化特点。文章许多地方采用天津地方方言写成,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

  特点2:中国古典韵味浓厚。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会让人想到“三言二拍”,带有中国古典传奇的韵味儿,在创作上他也看重一个“奇”字。冯骥才说:“这在中国过去不叫故事,叫传奇,所谓无奇而不传,如果你的不奇,你传什么?有什么可传的?说白了得让人想不到,但是你写的要很单纯,而且只有单纯的东西才能口口相传,因为最早是口头文学,后来才变成了文字的文学。”

  特点3:结尾让人啧啧称奇。既然是传奇,那么结尾就更应当有传奇的意味,让读者读罢有意想不到的感觉。而冯骥才也透露,如果小说没有想好一个非常好的结尾,他是不会动笔的,“我觉得写这样的小说结尾特别重要,人物的个性也很重要,与其说好的人物不如说是好的个性,但是得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个结尾可能是在某一个细节里,可能是在某一个情节里,也可能在某一个动作里”。

  作品背后的故事

  冯骥才感叹:我欠自己文学的时间真的是太多了

  这部《俗世奇人·贰》的初稿早在2013年国庆的假日里就写出来了。近二十年忙于遗产抢救,无暇写作,大部分小说都殁于腹稿中。每年只有国庆与春节的假日是空闲的,可以让位于我的绘画或写作。于是2013年的国庆,抓住那几天一口气写下这部《俗世奇人·贰》的初稿。此后整整一年都在为古村落的抢救奔波,再难找出时间来修改,每当想起这未竟的手稿,都会隐隐心急。近日腿疼休息些日子,得以来修改此稿,再不敢懈怠,我知道,我欠自己文学的时间真是太多了。改好此稿,于自己的文学也是一种补偿吧。——2015年3月19日

  为什么经常会被选作语文考试试题

  这跟冯骥才的小说风格有关,他的小说常常不点破主题,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其中的多层含义。这就比较适合作为启发学生思考的考试试题了。冯骥才说:“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一个桃核,桃肉别人吃的都好吃,但是吃完了就走了,把桃核扔了,用心的人就把它拿起来。有心的人就在桃核上面仔细琢磨,是不是还做点雕刻?更有心的人把桃核砸开了,发现里边还有一个桃仁。”

  悦读·名著剪辑

  精彩书摘1:

  黑头

  黑头很懂人事,它好像知道自己模样凶,绝不出院门,也绝不进房门,整天守在院门里房门外。每有客人来串门,它必趴下,把半张脸埋在前爪后边,不叫人看,怕叫人怕,耳朵却竖着,眼睛睁得挺圆,绝不像那种好逞能的家犬,一来人就咋呼半天。可是一天半夜有个贼翻墙进院,它扑过去几下就把那贼制伏。它一声没叫,那贼却疼得吓得唧哇乱喊。这叫商大爷知道它不是吃闲饭的;看家护院,非它莫属。

  商大爷常说黑头这东西有报恩之心,很懂事,知道怎么“做事”。商大爷这种在老店里干了一辈子的人,讲礼讲面讲规矩讲分寸,这狗合他的性情,所以叫他喜欢。只要别人夸赞他的黑头,商大爷辄必眉开眼笑,好像人家夸他孩子。

  可是,一次黑头惹了祸,而且是大祸。

  那些天,商大爷家西边的厢房落架翻修,请一帮泥瓦匠和木工,搬砖运灰里里外外忙活。他家平时客人不多,偶尔来人串门多是熟人,大门向来都是闭着,从没这样大敞四开,而且进进出出全是生脸。黑头没见过场面,如临大敌,浑身的毛全竖起来。但又不能出头露面吓着人,便天天猫在东屋前,连盹儿也不敢打。七八天过去,老屋落架,刨糟下桩,砌砖垒墙,很快四面墙和房架立了起来。待到上梁那天,商大爷请人来在大梁上贴了符纸,拴上红绸,众人使力吆喝,把大梁抬上去摆正,跟着放一大挂雷子鞭,立时引来一群外边看热闹的孩子连喊带叫,拥了进来。

上一篇:世间多少流浪,唯你才是传奇     下一篇: 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