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网戒学校何以安身

作者:李壹观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教育真谛 关注问题少年 心理健康 暴力教育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问题少女”、网戒学校、失格人生,构成了一幅沉重的画面,虽然尚没有证据将“少女弑母”和“网戒学校”直接关联,但其中的问题不可不说。

  细节中见端倪。陈欣然在离校后的日志中,记录了她被设套“诱捕”到学校的过程,在校期间教官体罚打骂,甚至被要求对着便池吃饭。网戒学校的多名校友也讲述了校园中的暴力,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学校是“恐怖、自私、失格的牢笼”。这所名为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院的地方,在办学、师资、管理等多方面存疑。教育不能是一本糊涂账,涉及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如此。网戒学校,是针对所谓“问题少年”而开设,教育和纠偏的方式异于一般校园培养。有没有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有没有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有没有可供评估的教育标准?这些问题一直拷问着网戒学校及教育部门。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每家网戒学校都有自己的“独门功夫”,催眠、针灸、呐喊、电击、药物、体训“各显神通”,其中的“乱”“杂”“黑”早有曝光,却至今仍未断绝,足见相关部门在教育建设和监管整顿上的缺位。其实,这些手段都背离了教育和治疗常识,其后果往往是,不少孩子在这类学校里,心灵和身体受到二次伤害,甚至仇恨父母、报复社会、行为极端。“少女弑母”或许早已埋下了祸根。

  时代在变,外部环境也在变。以往,网戒学校多以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强力让患者远离网络;如今,网络遍布各地,手机也成了“身体器官”,更何况,网瘾是不是精神疾病本就存在争议,在这种情况下,网戒学校将如何与时代共处呢?毋庸置疑,借暴力控制并打造一个难以飞越的“疯人院”,肯定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素材分析】教育是一门科学,应该讲方法,重经验,绝不能简单粗暴。陈欣然在网瘾学校遭受的校园暴力与她刀捅父亲、绑杀母亲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这也警示我们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