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丢书”展现了读书焦虑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无论是活动大张旗鼓地展开,还是网民对“作秀”“炒作”的质疑,都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读书焦虑。尤其是中国早已在公共语境被定义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当代却遭遇了“不读书”的现实尴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7.8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更达到年均24本。而在活动发起国英国,这一数字更是高达64。热闹的活动与严峻的现实一对比,自然免不了遭遇“有这工夫还不如去读书”的情绪宣泄。

  读书与诸多公益号召不同,它并非是暗藏在角落不为人知,相反,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多读书”的规劝里。曾经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標语,大概是每一所学校的标配。书籍在中国大体也不构成获得障碍,中国的书籍出版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价格在世界范围内也偏低。在这一大背景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读书号召,自然有观者疲劳,也有深感无谓。

  宋代文人钱惟演说过:“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相反,今天读书多少变成了一种“姿势”,用于向外人宣示“我是读书的”。不能说做出爱读书的姿态、大张旗鼓地举办活动都是虚伪的,或是一概加之以附庸风雅的嘲讽。这只是展现了一种补偿性心理:正因为现实情境的过于冷清,才造成了姿态展示的极端热闹。这其实是逻辑自洽的,对不读书的过度焦虑,造成了全民号召读书的文化景观。

  读书习惯,它必然地和功利意义相悖。阅读的意义,可能更指向人格的完满,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南北朝时梁元帝藏书万卷,国破时却一举焚之,理由是“读书破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他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但读书并不必然导向“成功”,而是指向“丰沛”。这种高级的精神需求在全民范围内的养成还需时日,过多焦虑也无用,缓解这焦虑的,唯有读书。

  【素材运用】因全民普遍缺乏读书热情,通过“地铁丢书”活动提倡读书,这种形式固然脱不开模仿照搬嫌疑,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善意的初衷。而因读书缺失而产生的焦虑,也唯有持久地读书才能化解。

  【适用话题】读书真味;作秀与作为;终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