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背后的努力

作者:齐人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善于积累 付出努力刻苦钻研 坚持不懈

  文人的背书功夫大小,与他的学问成就成正比,这个结论大体上是不会错的。

  早年,章太炎在台湾做记者。一次与同学李书聊天,他自信地说:“在我所读的书中,95%的内容都可以背诵出来。”李书不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把自己读过的经书全搬了出来,想考倒他。不料,章太炎如数家珍,连哪一句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都丝毫不差。有这样的背功,章太炎后来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学大师,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1926年的一天下午,开明书店老板章锡琛请作家茅盾等人吃饭。酒至半酣,章锡琛说:“听说雁冰兄会背《红楼梦》,来一段怎么样?”茅盾表示同意。于是,作家郑振铎拿过书来点回目,茅盾随点随背,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竟无一字差错,同席者无不为他惊人的记忆力所折服。

  1933年9月,钱钟书在私立光华大学外文系任讲师,兼做国文教员。当时,钱钟书和同事顾献梁同住一個房间。一天,他看见顾正在埋头钻研一本外国文学批评史,于是随便说了句“我以前也读过这本书,不知道现在是否记得其中的内容,你不妨抽出其中一段来考考我”。顾不信钱钟书有如此好的记忆力,于是专门挑出最难念的几段。而钱钟书却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十分流利地全部背了出来。

  也有一种观点说,背那么多东西没用,净浪费脑细胞,需要的时候去查一下,不就全有了。这话固然有理,但别忘了,如果没有查阅条件时,肚子里没有装上几十万字的东西,那可就抓瞎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即兴发挥,用了那么多典故、名言,他上哪去查啊?文天祥在牢里写成的《正气歌》,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恐怕也是难成其事的。

  背书还有一种特殊用处。资中筠在《冯友兰先生的“反刍”》一文中讲到一件事:冯友兰晚年失明以后,完全以口授的方式“吐”出其所学,继续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自己把这戏称为“反刍”。

  陈寅恪先生也是如此,他55岁时失明,在以后的24年里,一直凭着以前熟背的东西在大学里传业授课,著书立说,成就斐然,令人敬仰。

  试想,如果万一我们也双目失明,不能再阅读和查询,肚里还能有多少东西可以供我们驱使呢?经验告诉我们,会背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杜工部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一是弄懂,二是熟记。所以,民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话糙理不糙。

  博闻强记的背功从哪里来?靠过目成诵的天赋,这种人少之又少,如同凤毛麟角;再就是靠苦读苦背,“三更灯火五更鸡”,舍此没别的捷径可走。当然,背书不是死记硬背,还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素材分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今大师的成功无一不是积累而来,章太炎、茅盾、钱钟书、陈寅恪他们的成就离不开背后夜以继日的坚持背书,成功在于积累,更在于永不言弃的坚持。

  NEW视野

  影视演员彭于晏在拍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时拍了7天,每天要淋12个小时的雨,群众演员都是武校的学生,一开始有两百人左右,最后就剩60多个了,都感冒了,彭于晏也是,但他仍是坚持下来。彭于晏说记得第一个镜头是从三楼跳下来,摔在地上,尽管有替身彭于晏仍坚持自己跳跳完之后心情大放松,彭于晏说,虽然是最累的一场,但是特别不一样。正是他的这种坚持,才有了今日的彭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