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个人的35年致以最深的敬意

作者:如人饮水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关于写作

  哪有什么所谓的成功,不过是35年来坚持做同一件事情。村上春树提到一个英文单词“epiphany”,翻译过来就是“本质的突然显现”“直觉地把握真实”这类有点艰深的文辞。往浅里说,这个词则代表“某一天,什么东西突如其来地闪现在眼前,于是萬事为之面目一变”的感觉。

  30岁才开始写作的村上,并不是怀着强烈的作家梦,走上这条道路的;但他以非常笃定的脚步,在这条路上稳稳走了35年。他以细腻的文字,在“刚当上小说家那会儿”这章中精准描绘了那个“epiphany”降临的瞬间。坦白说,我被这个瞬间深深打动了。我喜欢村上的坦诚和温暖,喜欢他毫不掩饰那个瞬间的懵懂和茫然,“它何以机缘凑巧落到我的掌心里,我对此一无所知。当时就不甚明白,如今仍莫名所以”,但我更喜欢的是他绝不把自己的坚持当作什么荣光照耀的事情。

  通过村上的经历,我更认同了一个道理:支撑着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好的,并不是瞬间的激情、突生的勇气和咬牙的努力,而是找准最舒适的节奏,然后以恒久的耐心和从容的态度,去一点一滴地稳步向前推进。

  关于梦想

  那么长久以来,大家心目中的作家形象是怎样的呢?村上颇为调侃地提供了两个“经典”模板——

  一种,过着自甘堕落的生活,置家庭于不顾,把夫人的衣物送进典当铺里换钱,有时沉湎于美酒,有时沉溺于女人,总之是随心所欲无所不为,从这样的颓废和混沌中催生出文学;另一种,向往参加西班牙内战、在炮火纷飞中噼噼啪啪敲击打字机的“行动派作家”。

  编辑过村上的数本作品并小小地对比一番之后,我惊觉小说中的村上,和散文中的村上,几乎透露出截然相反的气质。小说中的“我”所折射的那个村上,往往是清冷、孤绝、离群索居的,而散文中所流露的那个村上,是明朗、阳光、悠游人海的。

  我时常在想,像村上这样的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似乎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那么他终其一生追逐的梦想是什么?

  他会懊恼吗?会的。当与芥川奖两度失之交臂的他有一天走进书店,赫然看见书店里堆满类似《村上春树为什么没能获得芥川奖》的书,他会沮丧吗?会的。当二十五年前,日本的主流文学界就言之凿凿:“村上落后于当今的时代,他已经完蛋了。”他会彷徨吗?不会。否则他不会义无反顾地断掉一切退路,成为职业小说家,在日本经济景气腾腾、随随便便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远去海外,把自己完全置于新人的位置,归零开始。

  关于人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也可以看成村上的职场规划之书和人生总结之书。全景式地跟随村上回顾他的创作史和成名史,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没有一种成功,是基于所谓的偶然。酷爱音乐的村上,坦言“非科班出身”的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写小说,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创作音乐的方式去创作小说,即按照一定的旋律和节奏,去安排小说的韵味和情节。他又何尝不是在用创作音乐的方式,节律井然地书写了自己作为职业小说家的一生?这一生也许谈不上辉煌灿烂,但至少足以垂名文学史。

  村上形容自己“碰巧是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时间,把美好的目标和健全的野心掌握在了手中”,也说“能把某个目标当作旗号高高地举起,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处何地”。

  不知如今90后、00后的年轻人是否如80后的我们一样,普遍阅读并喜爱过村上春树。如果可以,我想认真地把这本书作为一本不携带任何“村上标签”的“人生之书”推荐给他们,也许它会带来成长的力量。因为这是一位心灵上从未衰老的67岁的“年轻人”用耐心和毅力书写的命运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