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是悬在城市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吗

作者:刘卓雅 魏巍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工业界有句名言,没有绝不会泄漏的管道和罐体——即便是安全级别最高的核电站。石化管道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特性,天然存在风险。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对管道安全的保障也只是事后监测。石化项目犹如一柄悬在城市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让知情的市民提心吊胆。

  在此次青岛爆炸之前,2010年大连的“7·16”爆炸事故令许多人记忆犹新,2013年7月30日福建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事故,而就在当天稍早的报纸,出于对重大项目的惯性信任,还发文称“国内出事故的往往是小化工厂,而像PX这种大项目,运行几十年来,全世界没出现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黄岛在胶东半岛胶州湾的西侧,与青岛市区隔着几公里的海峡相望。这里原来是农村。70年代,为了将胜利油田的石油从海上输出,在这里建设了一系列的石油储运设施:输油管线,储油罐区,油港。在建设黄岛经济开发区时,整个石油储运设施并没有被搬迁。这个新的开发区一开始就笼罩在危险的阴影下。更过分的是,在石油管线还没有被迁移的情况下,就在管线两侧建设了大量的商业和住宅建筑。而这些,很多居住在其中的市民并不知情。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脚下藏着这样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会有怎样的恐慌?

  既然危险不可避免,就应该尽可能地远离危险。在选址时,化工项目应该尽可能远离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的偏远地区布局,始终和居住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否则,一旦发生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包括青岛在内的多起爆炸事件之所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就是因其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

  比起危险本身,对危险的忽视才是更大的危险。那些埋在城市周边、城市地下的“不定时炸弹”就是在人们的不闻不问中轰然炸开。“为什么会发生泄漏?泄漏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管理上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泄漏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国家安监局局长、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杨栋梁十五问青岛爆炸事故,是对青岛石化企业的责难,更是对青岛爆炸事故的反思。如果不找到这十五问的答案,类似的灾难只会层出不穷。

  一场灾难过后,需要的是总结和反思,而不是美化和粉饰。唯有直面灾难,记住灾难,反思灾难,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重蹈覆辙。

  (摘自凤凰网)

  【素材分析】既然在国内外油管泄漏是常见的事故,那么就应该提前防范,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因为你离危险有多远,危险离你就有多远。城市规划布局不能短视,要多听听民众的声音。没有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是靠不住的,没有严格的追责机制,类似事件就难以杜绝。